邀请函

尊敬的 :
您好!
近年来,质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它不仅帮助研究者拓展了思路和方法,而且成为联系实践与研究的一条对话与交流的纽带。2013年9月,在陈向明教授的主导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首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各界同仁参会,并引起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高度关注。2014年11月,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二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主题为“实践的力量”。会议由河南新乡学院承办,参会学校类型、人数较首届大幅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提升。与会者对质性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及运用策略等均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会议的主旨发言全部被《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收录出版。
在前两届会议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教育质性研究中心将于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召开第三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实践的智慧:质性研究在中国”。19世纪以来,质性研究作为西方学术界的一种研究范式,被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而我国的质性研究传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社会学、人类学的发端。在当前研究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本届会议希望立足于我国研究者的本土经验,重新反思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本地经验与文化特色,以期为世界质性研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届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做主题发言,优秀论文作者做大会和分论坛发言,并为分组讨论提供互动平台。此外,会议已得到国际知名质性研究刊物的关注,将推荐优秀论文用英文发表。主办方诚挚期待您出席这次学术盛会,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分享所得与所思,为质性研究的发展添砖加瓦。
现将本次会议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与分论坛议题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实践的智慧:质性研究在中国”,各分论坛的具体议题如下。
分论坛一:质性研究的教与学
面对中国的研究需求与研究实践,教师与学生是如何将质性研究这一西方引入的研究范式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在学习质性研究的过程中,中国学生有哪些与西方学生不一样的特殊需求?中国的教师和学生们又采取了什么具体策略来满足这些需求?本分论坛欢迎您分享在质性研究教与学中的心得与困惑。
分论坛二: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实践
质性研究引入中国至今,在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护理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其研究取向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形态:既有民族志、扎根理论、现象学、话语分析、叙事研究,也有个案研究、口述史、行动研究等。这些不同的研究取向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分别表现出什么特点?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它们又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本分论坛期待您对自己本土研究实践的描述和反思。
分论坛三: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面对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质性研究该如何定位,以应对更多变、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未来?在我国定量研究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推介和发展质性研究?在同一研究中结合使用定量方法与质性方法(即混合方法),会构成什么方法论方面的难题?质性研究作为一类实证研究,可以如何借助中国文化的思辨传统,找到新的生长点?本分论坛将与您共同探讨质性研究方法论的前沿问题。

二、会议时间与日程安排
1.会议时间:
2015年10月16-18日(周五、周六、周日)
2.日程安排
10月16日下午:报到
(1)报到时间:2015年10月16日12:00 – 20:00
(2)报到地点:江苏省淮安市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10月17日上午: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
10月17日下午:分论坛,交流互动活动
10月18日上午:大会交流,深度答疑,闭幕式
10月18日下午:文化考察(自选)

三、会议回执与论文提交
我们欢迎所有对“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有兴趣的学者及同仁参会,并提交论文。通过审核的论文将编入大会论文集,优秀论文将推荐给国际知名质性研究刊物和国内期刊发表。请尽可能围绕会议议题提交论文,并说明自己论文所属分论坛的类别名称。
1. 会议回执提交
2015年7月30日前提交至qualitativepku@163.com,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称+会议回执”(具体要求见附件一)。
2. 会议论文提交
1)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为2015年8月30日。摘要要求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为3-5个,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文章名”,并注明“摘要”二字(具体要求见附件二)。
2)论文全文提交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15日,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文章名”,并注明“全文”二字(具体要求见附件二)。
3)未能在截止时间之前提交的论文,可自带50份,作为大会交流材料。
4)本次大会只接收电子稿件,所有论文请按照前文所要求主题名称和附件所要求的格式,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到邮箱:qualitativepku@163.com。

四、会务相关
1.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取会务费。交通、食宿费自理,相关发票可由承办单位协调开具。
2.食宿
会议承办方将提供自助餐。对饮食有特殊需求者请在会议回执中相应的选项后画“√”。
本次会议住宿地点将在收到确认参会的会议回执后在会议正式邀请函中说明。所订宾馆设有标准双人间、单人间,请在会议回执中相应的选项后画“√”。对住宿有特殊需要者,请在到达当天提出,由宾馆安排。
3.交通
到达江苏省淮安市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直达、特快到淮安火车站;高铁到南京或南京南站,之后可在当地乘坐大巴到达淮安;飞机到淮安机场,然后乘坐机场大巴到会议下榻饭店。大会承办方将在集中时间点免费提供统一接送站和接送机服务;会议期间从饭店至江苏护理职业学院由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派车接送;往返淮安火车票、飞机票由本人负责。
4.文化考察
文化考察为自选项目。本次文化考察的地点为周恩来纪念地、漕运博物馆、河下古镇等。请有兴趣参加的人员在会议回执中该项上画“√”(见附件一)。文化考察费用自理,一般包括车费和景点门票。因旅行社不同和服务项目不同,费用可能较前期公布的有差异。
5.论文版权
大会期间发表的论文,版权归论文撰写者本人所有。会议印发论文集仅限于会议交流,不为商业目的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纸质或电子文档。论文作者文责自负。

五、会务组联系方式
如有任何疑问或特殊诉求,请您发送至qualitativepku@163.com,并将邮件主题命名为“会务组+问题/诉求+您的姓名+类别(如食宿、论文等)”。会务组将在收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对您的问题或诉求做出回复。
如有紧急情况,请联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温思涵 18513995710 张蕾 15650703530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 陈鸣鸣 13511552055

第三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筹备组
2015年7月12日

附件一:会议回执
“实践的智慧—质性研究在中国”
第三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
会议回执
姓 名 职称/职务
性 别 联系电话
常用邮箱 传真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身份证号
(用于预订酒店)
通讯地址
分论坛选择
(请勾选“√”) 分论坛一:质性研究的教与学
分论坛二: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实践
分论坛三: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
住宿条件选择
(请勾选“√”) 标准间(双人) 文化考察确认
(请勾选“√”) 是
单人间 否
是否需要特殊饮食 清真餐 ;素餐 ;其他(请注明)
是否需要发票 是 ;否

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实践的智慧:质性研究在中国”,分为“分论坛一:质性研究的教与学”、“分论坛二: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实践”、“分论坛三: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三个分论坛,分论坛的详细内容请见会议邀请函。
会议回执请于2015年7月30日前提交至qualitativepku@163.com,邮件主题和word文档请命名为“姓名+分论坛类别名称+会议回执”。

附件二:投稿须知
一、投稿论文“正文”一般不多于10,000字;论及重大理论或重要学术选题,上限最多不超过25,000字。具体要求如下:
(一)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摘要一般在300字之内,使用五号仿宋字体。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500个英文单词,可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着重明确研究的背景、方法、过程、结论、建议等。
(三)关键词一般3-5个为宜,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用五号仿宋字体。
(四)正文使用5号宋体,英文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五)大标题。居中,黑体加粗,小三号;一级标题居中、四号,楷体,加序号;二级标题缩进两格,排序为(一),(二),小四号,楷体;三级标题缩进两格,阿拉伯数字加点排序,如1.,2.,3;四级标题按需可采用多种格式,如1),2),3);如行文中还需排序,可使用项目符号或①,②,③……
二、参考文献示例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起止页码.
示例1:黄荣怀(200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2-63.
示例2:Romiszowski, A. J. (1981). Designing instructional systems: decision making in course plan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M]. London: Kogan Page: 108.
2)译著:[序号][原著者国名]原著者(出版年).文献名[M].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起止页码.
示例3:[加]约翰?丹尼尔(2003).巨型大学与知识媒体[M].丁兴富. 上海: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12-26.
3)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J].期刊名,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4:高文(2005). 共建教师发展的开放学习环境:探索以网络为中介的研究型课程的教师教育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 11 (6): 8-13.
示例5: Tu, C.H.,& Corry, M.(2001). A paradigm shift for online community research[J]. Distance Education, 22(2): 245-263.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6:周济(2007).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座谈会[N].中国教育报, 2007-06-23(1).
5)析出文章:[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出版年).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7:Ganesan, R., Edmonds, G. S., & Spector, J. M. (2001). The changing natur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networked learning[A]. C. Jones & C. Steeples (2001). Network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C]. Berlin: Springer-, Verlag: 93-109.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文献题名[EB/OL(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8:
Thurmond, V., & Wambach, K. (2004).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s in distance education[EB/OL].The OnLine Journal of Nursing Informatics, 8(2). [2007-10-14]. http://www.eaa-knowledge.com/ojni/ni/8_2/interactions.htm.
示例9:Rosen Z. (2006)Higher-ed LMS Market Penetration: Moodle vs. Blackboard+WebCT vs.Sakai[EB/OL] . Retrieved on January 25, 1996 from http://www.zacker.org/
higher-ed-lms-market-penetration-moodle-vs-blackboard-vs-sakai.
7)学位论文:
示例10:王斌(1992).稀土β—二酮混配合物的光谱和晶体结构[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3.
示例11:Hungerford, N. L. (1986). Factors perceived by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as simulative and supportive of professional growth[D].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East Lansing, Michigan.